凌空架飛虹!世界最大跨徑懸澆拱橋古金高速水落河特大橋順利完成拱圈合龍
8月11日,伴隨著最后一段體外骨架拆除,由蜀道高速集團川黔公司投建的世界最大跨徑懸澆拱橋——古金高速水落河特大橋主拱圈順利完成合龍施工。至此,一條“飛虹”橫亙于山谷,標志著水落河特大橋正式進入拱上結構施工,為古金高速2023年底建成目標的實現按下了“加速鍵”。
水落河特大橋位于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永樂鎮與龍山鎮交界處,是古金高速重要控制性工程。大橋設計為主跨335米上承式鋼筋混凝土懸澆拱橋,左幅全長1721.25米,右幅全長1676.20米,主橋橋面系采用跨徑11×31.75m的預應力混凝土簡支I形梁+組合橋面板;古藺岸引橋采用9孔40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金沙岸引橋采用25孔(右幅24孔)40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
大橋地處烏蒙山區,兩岸山勢陡峭,橋面至谷底高差250余米,橋區位于灰巖地區,面臨地質溶洞、巖石裂隙發育、施工場地受限等問題,施工難度極大。為克服重重困難,參建單位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從技術層面和安全方案上為項目推進提供保障,同時大力開展技術工藝創新創效,首創數字化智能橋梁建設、管理、施工作業體系,以大數據+云計算+橋梁結構多尺度仿真+物聯網+自動化控制(監測)等為技術手段,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橋梁建設和監控裝備與數字化、智能化建造系統平臺(軟件)的結合,全面提升蜀道集團山區橋梁工程建設質量、施工效率與安全水平,實現環境智能感知、自動化施工作業、智能規劃協同、質量自動控制等典型應用,確保工程建設安全、智慧、高效推進。
為克服因瀘州7月高溫天氣對大橋合龍的不利影響,參建各方組建項目攻堅團隊,研究制定多套方案,最終確定合龍施工采用“拱箱內冷風機加冰塊+拱箱外噴淋”的降溫措施,將拱圈結構體系溫度降到設計要求的最佳合龍溫度15℃±5℃,確保了大橋如期完成合龍,為后續拱上立柱、梁板架設和大橋按期建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水落河特大橋建成通車后,古藺縣至龍山鎮的車程將由原來的90分鐘縮短至10分鐘,將為提升瀘州市交通區位優勢、完善川黔高速公路網,助推川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實現社會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