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金高速赤水河特大橋斜塔全斷面鋼筋骨架整體順利吊裝
8月25日,隨著古金高速赤水河特大橋超高索塔全斷面鋼筋骨架與已澆筑節段順利對接,成功標志著“國內第一吊”——全國首次對斜塔全斷面鋼筋骨架采用直螺紋套筒精確對接,順利整體吊裝成功。
赤水河特大橋為雙塔雙索面組合梁斜拉橋,是古金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為目前亞洲同類型橋梁中跨徑最大的山區峽谷大橋,橋梁全長1087m,跨徑為257m+575m+257m,橋面與水面相對高差為330m,索塔高度達261米,分為上、中、下三個塔柱區段,均為空間傾斜結構,傾斜角度8°。
為保障赤水河特大橋總工期目標的順利完成,參建單位通過廣泛的調研,并運用BIM等技術多角度模擬和計算,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可調式雙層復合吊具和鋼筋骨架組裝胎架。經過現場多階段多次實體試驗,成功克服了索塔全斷面鋼筋骨架整體吊裝面臨的傾斜角度大、重心難確定、吊裝姿態控制難度大、鋼筋數量多、對接精度要求高等難題,在整體吊裝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的前提下,成功將一個重達31噸的方形鋼筋骨架調運至210.3米的主塔頂端,并實現主筋的精確對接,在國內整體吊裝大部分采用擠壓接頭的研究上再進一步,大大節約了工程造價,且直螺紋接頭屬于行業通用,連接質量穩定可靠,更具廣泛應用性。
參建單位通過探索研究“斜塔全斷面鋼筋骨架整體”的施工工藝,自主研發《基于復合吊具山區超高索塔豎向主筋與構造鋼筋整體吊裝》專利施工技術,將索塔鋼筋骨架裝配式生產、鋼筋骨架快速組拼、整體節段高空吊裝對接等工藝成功運用到赤水河特大橋超高索塔施工中。鋼筋施工由以往工程建設中的3天一節段提高至全斷面整體吊裝后的1天一節段,大大縮短了索塔施工周期,減少了索塔鋼筋骨架高空作業人員與時間,降低高空作業安全風險,實現了“機械化、標準化、裝配化”的高質量施工。
下一步,川黔公司將繼續加強工藝工法創新,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發明創造等群眾性活動,以技術創新為工程建設賦能增效,確保古金高速建設高質效推進。